G同学拿到的是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MA Creative Producing的offer,算上面试几天后就下offer,整个申请流程只花了一周不到。以下是我们复盘出的一些小攻略,希望能给申请的同学们一些帮助:
没有“差背景”,只有“还没被发掘的背景”
G同学刚签我们时一直对自己背景不太自信,尤其是之前的中介不是特别看好“双非”和“跨专业”,但我们安排给她的老师本身就是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毕业,并且留英多年的戏剧人,所以很快便发掘出G同学的跨专业背景能从一些稀缺的角度滋养她未来的戏剧制作,并且在之后的PS和简历中放大。
推荐信也要仔细斟酌
老版本的推荐信,因为推荐人是非戏剧背景的,所以内容非常宽泛,仅仅说G同学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乐于助人。我们在了解了推荐人和G同学的关系之后重新为G同学写了推荐信,展现了G同学在这个推荐人的领域中所展现出的“戏剧制作人”特质,“下课乐于助人”升级成了“人格魅力和领导力”这种能在戏剧团队中stand out的点,“上课认真听讲”也升级成了“提出了xxx的问题,展现出G同学对xxx议题的关注和思考深度”。而这些,并不是我们凭空捏造的,是G同学原本的经历,我们只不过是发掘出来了而已。
学校无法拒绝的作品集
虽然G同学之前没有任何实际戏剧制作经验,但带她的老师没有教过她一节理论课,而是直接进行以制作一部戏剧为目的实践课。带她的老师就像和戏剧人合作一样,从盘身边的资源开始,一步一步指导她完成自己的作品集,她实际的制作费用还不到1万元,但是这个作品效果非常好,还得到了国家级媒体的报道。
中英配合,双向奔赴
我们其实不把我们所做的事情称为“申请服务”,而是“申请合作”,这次合作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双方的信任和配合,G同学本人整个过程中都非常积极,我们提出的方案她都乐于尝试+试错。包括这个作品集制作成本非常低,就是我们提出了一些需要花些心思的方案,而G同学也的确踏实把时间花在这个作品集上了。
Comentarios